2025-05-18

电主轴行业发展现状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

近年来,国内机床厂凭借自身产品性能的提升及国际局势带来的自主可控需求,加速向中高端领域渗透。随着机床数控化**的不断提高及政策导向的引导,机床数控化进程将会持续加速,致使国内市场对电主轴的需求也不断增大,我国电主轴市场将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021-2023年,我国数控机床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分别达到了3760亿元、3825亿元和4016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3%、1.7%和5%。国内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近年来持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数据,2024年1-6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33.3万台,同比增长5.7%。2024年1-6月,金属加工机床总体进口大幅下降,出口小幅增长,保持贸易顺差。其中进口前五位的金属加工机床品种分别为加工中心、磨床、特种加工机床、齿轮加工机床和车床,进口金额分别为9.1亿美元、4.4亿美元、3.8亿美元、2.7亿美元和2.6亿美元,占比分别为33.2%、16%、14%、9.9%和9.7%。从统计数据分析,进口的金属加工机床金额依然很大,特别是加工中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加工中心用电主轴、磨削用电主轴及车削用电主轴将会有比较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进口替代需要。

电主轴

国际竞争格局分析

在国际竞争中,欧美在电主轴技术领域占据着显著的优势地位。其电主轴技术水平高超,如上述的德国GMN、瑞士的FISCHER和英国WestWind等,产品具有高可靠性,质量稳定,这使得欧美电主轴在全球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在国内电主轴庞大的市场中,中低端电主轴可实现国产化应用,高档数控机床用电主轴依然依赖进口。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主轴企业实力的不断提升,国内电主轴品牌,如广州昊志机电、洛阳轴研所、无锡博华和江苏星辰等,开始在国际竞争中崭露头角。当前,国内电主轴技术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主轴企业积*投入到技术创新的浪潮之中,不断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突破成果。使得国内电主轴自主化水平不断提高,国内品牌也逐步进军全球市场。


不同电主轴的应用及特征

(1)加工中心用电主轴 应用于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具备高速、高精度、低速大扭矩特性;具备自动松拉刀功能;具备准速、准停、零速锁定功能。

(2)磨削用电主轴 用于表面磨削加工机床,以恒扭矩电主轴为主;具备高速、高精度特性;具备高密封性。

(3)数控车床用电主轴 用于数控车床,具备高速、高精度、低速大扭矩特性;前后主轴端能安装相应的动力卡盘或旋转液压缸,并实现自动松开与拉紧工件功能;具备定速性能以适应螺纹车削。

(4)钻削用电主轴 应用于钻孔专用机床,包括印刷电路板、钻孔机,轴向刚性高;具备高速、高精度特性;印刷电路板钻孔用电主轴常用空气动静压轴承(即气浮轴承)。

(5)雕铣用电主轴 用于复杂曲面加工的数控雕铣机床,包括木工机械,具备高速、高精度特性;换刀便捷;木工机械用电主轴一般使用空气冷却,具备高密封性。

(6)特殊用电主轴 特殊用电主轴主要包括拉辗用电主轴、切割用电主轴、离心机用电主轴、试验机用电主轴及其他用途电主轴。

电主轴

电主轴市场规模情况

2019年,国内电主轴市场规模达到44.27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约5.6%,我国电主轴市场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产能迅速扩张,但中高端产能不足,电主轴国产化还有提升空间。2021年,全球电主轴市场销售额达到14亿美元,电主轴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尤其在电子、机械制造、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需求持续增长。2024年,国内加工中心主轴需求量持续增加,在高精度和高效加工应用下的模具制造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方面需求尤大。随着数控机床普及率的提高,机床工具行业日益增长的需求规模和持续加快的产业升级为电主轴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联系我们